

資訊詳情
紅網長沙縣站1月23日訊(分站記者 陳登輝 實行生 張萌)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十分之一,占全市近四分之一,同比增長18.7%;成功創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……這就是長沙縣外經貿在2014年交出的閃亮成績單。昨日,記者從長沙縣商務局獲悉,去年長沙縣的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30億美元大關,全縣經濟外向度進一步提高。
韓國成為最大出口對象
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和前所未有的下行壓力,2014年長沙縣加快轉型創新發展速度,既立足現實基礎練好“內功”,又通過擴大開放巧借“外力”。
據海關統計,2014年112月,長沙縣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1.02億美元,同比增長18.7%,占全市的24.7%,全省的10%。其中,進口18.12億美元,同比增長28.5%,出口12.90億美元,同比增長4.9%。
貿易對象方面,亞太經合組織(APEC)成為去年長沙縣最大的貿易伙伴,進出口總額約18億美元,占全縣份額的58%;日本以6億美元成為長沙縣貿易對象中進出口額最多的國家,同時也是最大的進口國,而韓國則是長沙縣去年最大的出口國,出口額達1.25億美元,同比增長61.9%。
進出口企業達153家
去年2月25日,湖南厚德重工機械有限公司舉行新車交車儀式,根據客戶需求,“私人訂制”的兩臺履帶伸縮臂起重機,正式交付給了新加坡客戶,這也是該企業的海外第一單。該公司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內,就將產品成功打入國際市場。
像這樣依托創新驅動發展的外貿企業,長沙縣去年還涌現出許多,助推全縣“對內開放”和“對外開放”雙輪驅動,加快開放型經濟由招商引資拉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。
記者了解到,截至去年12月,長沙縣(含經開區)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共153家,比去年同期增加16家。其中,累計進出口5億美元以上企業有1家;1億美元5億美元企業5家;5000萬美元1億美元企業5家;10005000萬美元企業達14家。
外貿企業中,奧凱泵業、波特重工、湘豐茶業、凱達億中醫藥、浩林化工、錦銘科貿等企業已在或擬在印度尼西亞、塔吉克斯坦、俄羅斯、哈薩克斯坦、巴基斯坦、阿曼開展境外投資、設立銷售平臺或售后服務網點。
此外,去年長沙縣還有2299人赴海外務工,全縣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約3000萬美元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